政策标准
  • 【嘉峪关市】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促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典型做法和成效
  • 2017-09-3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绿色建筑行动的实施,我市低碳节能的绿色建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树立了“低碳、节能、环保”的建筑新风尚,新型墙材、保温隔热、清洁能源利用、节水技术等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现就我市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应用总结如下:

  一、推广应用和典型做法 

  (一)加快绿色建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新型节能墙体材料 

  我市施工现场已全面淘汰传统烧结粘土砖,新型墙体砌筑材料得到广泛应用,从目前的应用状况来看,墙体砌筑材料多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灰砂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所占的比重较大。可重复利用的轻质隔墙板、夹心复合板在装饰装修阶段应用广泛。 

  2、节能门窗 

  作为建筑物热交换和热传导最活跃的部分,建筑外门窗的节能性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审查、性能检验、监督执法环环相扣,严格查处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杜绝了性能低劣的非节能型外窗的使用,全面采用断桥隔热的节能型铝合金框料和中空玻璃,鼓励采用三玻中空玻璃、Loe 低辐射镀膜玻璃和复合型断桥隔热的铝合金框料,使这些高性能节能外窗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如祁连水电生活小区、酒钢三中新校区、职大综合楼、如意庭院住宅小区均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3、外保温隔热体系 

  聚苯板、(XPS)挤塑板、聚氨酯保温板、酚醛板、岩棉板、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已在新建、改建和既有建筑工程节能改造中建筑工程围护结构保温施工中得到广泛使用,其中聚苯板和(XPS)挤塑板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酚醛泡沫板和复合一体保温板所占比例尚小,粘结固定方式薄抹灰外保温体系、机械固定方式外保温体系、挂板式外墙外保温体系、保温砌块外保温体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 

  4.绿色节水系统 

  为促进节水器具推广,我市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工程的节水设计,大力改造使用期长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控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避免了供水系统跑、冒、滴、漏现象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公共建筑全面采用节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并对照明系统和供水系统进行分项分户计量。绿化用水采用绿化专用管线和节水高效的浇灌方式,区域内绿化灌溉采用微喷灌、滴灌等新型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有效提高了用水效率。 

  (二)绿色施工引领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工程质量样板引路、精细化施工管理,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明确新建绿色建筑必须按照绿色施工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运用绿色建造方式施工建造,在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指导下,制定用能目标和材料减量化方案,鼓励采用铝合金/钢制定型整体模板、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制轻质混凝土内墙板、整体卫浴、整体爬升式外脚手架等绿色施工技术及工艺,减少材料消耗和施工现场扬尘,促进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提升建筑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三)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结合我市地理优势,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和空气源热能。进一步推进以太阳能光伏和光热为代表的新兴清洁能源规模化应用,鼓励政府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及住宅(含商住楼)和宾馆、酒店、医院病房大楼、老年人公寓、学生宿舍、托幼建筑、健身洗浴中心、游泳馆(池)等热水需求较大的建筑统一设计和安装应用可再生能源。德惠西小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供给生活热水等技术,通过了绿色保障性住房专项验收,被认定为一星级绿色建筑。 

  二、推广运用中取得的成就 

  (一)建筑节能扎实推进 

  我市建设节能工作坚持以设计为源头,施工图节能专项审查为载体,督促各施工图审查机构严格审查,并出具明确的专项审查意见。使设计阶段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100%得到执行。同时全面强化建筑节能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不定期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严厉查处擅自变更节能设计的问题,严格执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认真贯彻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有力促进了我市新建筑节能工作的落实,施工阶段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97%以上。 

  (二)绿色建筑成效显著 

  根据国务院、省、市各级《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要求,我市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严格执行绿色建筑相关标准,扎实推进绿色建筑建设,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和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16年我市实际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39项,新建绿色建筑面积117.05万平方米。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新建民用建筑高达到82.59% 

  (三)可再生能源先试先行 

  以太阳能光伏和光热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得到应用。酒钢三中等多项公共建筑安装了用于公共照明的太阳能光伏电源,德惠西小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供给生活热水等技术,通过了绿色保障性住房专项验收,被认定为一星级绿色建筑。书香门第住宅小区实施了平板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中央热水工程的试点应用。 

  (四)绿色建材广泛应用 

  在全面“禁粘、禁实”基础上,积极采用以尾矿料、建筑垃圾等固废为原材料的新型墙体材料和本质安全、节能环保、轻质高强的结构。全面使用预拌混凝土,鼓励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进一步加快预拌砂浆在建筑实体中的应用。优先选用节水器具、节能型外门窗、外墙保温材料等节能环保的建材品种。在建筑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优先采用400兆帕级及以上螺纹钢筋,全面淘汰HPB235兆帕级光圆钢筋及HRB335兆帕级螺纹钢筋,进一步推广500兆帕级高强螺纹钢筋的使用。 

  (五)节能改造惠及居民 

  我市严格按照省住建厅下达的建设领域节能量任务,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项目质量安全责任,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不断推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十二五”期间先后对阳光、广汇、昌盛、友谊等街区共计34.97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实施了热计量改造、外墙保温节能改造及其室外管网热平衡调节等节能改造工作,累计完成资金1838.84万元,有效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 

  三、推广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回望过去,我市在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推广运用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一)建材市场“鱼龙混杂”难以辨识,“绿色环保”、“节能”、“E0标准”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缺乏统一的“绿色”认定标准、标识和制度。因此完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加快出台有利于引导建材行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规章制度,编制发布支撑地方绿色建筑发展的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刻不容缓。 

  (二)产品性能有待提高,目前,我市建筑领域所采用的节能材料和技术尚属国内早期水平,实践中还应提高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固废利用率,建筑外门窗框料和围护结构的热功性能,大力推广三玻中空玻璃、Loe 玻璃和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等高性能节能环保材料和施工技术,真正使建筑达到节能环保要求。 

  (三)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市绿色建材产品,除墙体砌筑材料和保温材料占有一定市场比例外,其他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化水平较低,产品定位不高、种类单一、缺乏相关配套服务。受到外地产品冲击,很难形成产业化规模。 

  四、今后的主要做法 

  (一)着重发展绿色建材和相关产业 

  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支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在生产环节中最大限度地无害化消纳产业废弃物,注重资源再利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品和相关产业,以达到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 

  (二)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技术 

  结合绿色施工技术,将“绿色建造方式”运用到施工中。通过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大力引进推广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节材的新技术措施,节约企业自身成本,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三) 切实抓好专项施工验收 

  我市将以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项验收为切入点,落实《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表格(试行)的通知》(甘建科〔2016361号)精神。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我市绿色建筑施工验收管理制度,推动绿色建筑工程验收与单位工程验收同步进行。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实体化发展。 

  (四)奖励“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评价项目 

  加大“建筑节能”、“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专项引导资金的支持力度,鼓励生产企业和建设项目争取国家、省有关专项资金支持,设立市级“建筑节能”、“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专项资金,结合《嘉峪关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嘉峪关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在建设领域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奖励“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评价项目。 

  (五)推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充分利用我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鼓励新建宾馆、学生宿舍等公共建筑中统一设计和安装应用可再生能源,对具备条件的既有建筑在节能改造中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结合目前我市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情况,合理考虑采用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标的中水进行绿化灌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我市建筑领域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推广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良好的开端,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推广建筑领域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任重而道远。在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为前提,重点还应以科技创新平台搭建、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目标,进一步增强我市建筑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本文二维码
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以上二维码,即可将本文发布到“朋友圈”中。

微信公众号
扫描以上二维码,添加“筑博会”官方微信公众,实时了解最建筑节能行业动态。

相关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专题策划

  • 疫情相关专业讲座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通过空调通风系统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正确运行,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最大限...
  • 2019中国建造4.0技术...
  • 2019中国建造4.0技术交流加拿大考察团——加拿大国际绿色建筑大会暨装配式建筑与城市能源考察活动
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倘若您发现本站有侵权或不当信息,请与本站联系,经本站核实后将尽快修正!